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寒假社会实践专题】寻年味蜜饵,探非遗传承

发布日期:2023-01-05    作者:     来源:     点击: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为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新葡萄8883官网-AMG-Apple App Store“遗韵成颂,乡珍筑邦”社会实践队深入济宁市任城区越河街道,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吃、“年味”的代表——芝麻馓子,开展实地调研,探究几代济宁人心中“年味”代表背后的秘密。


线上调查馓子缘起,实地走访解心中疑惑

窗外的烟花起又落,新年也在喧闹声中款款而来。济宁市任城区越河街道的“芝麻馓子·王”店铺的生意也越发红火起来,天蒙蒙亮,门店前就已经排起了买馓子的长队,这是济宁人心中春节不可或缺的味道,是藏在济宁人祖祖辈辈心中的记忆。为探寻芝麻馓子与济宁的缘起,实践队员首先在网上搜索了关于馓子的资料,了解到馓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寒食节,因为寒食节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新中国成立后,寒食节逐步与清明节融合在一天,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也早已遗失,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喜爱,时至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时令食品。经过千年的沉淀,馓子也与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梅州馓子、滕州馓子、衡水馓子、济宁馓子、徐州馓予以及淮安茶馓。网络资料并没有解开济宁与芝麻馓子之间的缘起之谜,为解开心中的疑惑,实践队员在做好安全防护后来到“芝麻馓子·王”,希望在与店家的交流中了解济宁与芝麻馓子之间的缘起。

知馓子缘起,探馓子制作之谜

实践队员来到“芝麻馓子·王”,向店主询问芝麻馓子是如何在济宁流行开来的。在问答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芝麻馓子·王”实际上是王家馓子的一个分支,店主师从王家馓子的创始人王宪章老先生,王家馓子是王宪章老先生根据馓子的传统工艺,通过多年的探究,研制出的更符合鲁西南地区人们喜好的细条馓子。细条馓子外观类似衡水馓子,呈蝴蝶型,外形美观,入口细碎,味道与传统馓子一样,口感厚重,多油偏咸,符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但是王家馓子的细条馓子却并不是老一辈济宁人儿时的味道,在20世纪70年代前,济宁人常吃的馓子是皇娘沟粗条馓子,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艰苦,人们的体力劳动繁重,馓子因其制作简单,方便即食,热量高等特点,深受劳动人民喜爱。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粗条馓子也渐渐变得“精致”起来,演变成了现在的王家细条馓子。实践队员在与店主交谈后,对济宁的芝麻馓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得到店主允许后,实践队员进入厨房,近距离观察芝麻馓子的制作过程。实践队员与厨房工作人员交谈,得知炸馓子要注意三点:在油中醒面、抻面时要尽可能使面细如柳条、油炸时要先用筷子定型。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实践队员在回到家后,按照工作人员讲解的三点注意事项,在家中自己制作芝麻馓子。实践队员用温水化开食盐用来和面,在揉面过程中加入食用油,揉成面团,醒半小时,然后将面团搓成长条,浸泡在油中,醒一小时。实践队员将长条绕在手上,转圈抻长,下锅炸后,用筷子转圈定型,炸到表面金黄捞出。实践队员在采访排队买馓子的人时,许多受访者说自己家中儿女并不喜欢吃馓子,认为馓子油太大,不利于身体健康,只有在春节时为了讨吉利,才会去吃馓子。实践队员因此针对芝麻馓子的受众群体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芝麻馓子虽然还是济宁人心中的“年味”代表,但是其受众基本上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对这项传统名吃并不感兴趣。这也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这一现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做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体会传统文化的风采,积极培养非遗传承人,在弦歌不辍,思接千载的传承中,加以创新,将传统文化重新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58E46

4F846

3A02A

编辑:刁文婷

审核:刘润欣 孟灏


上一条:【寒假社会实践专题】走进山城重庆,探寻非遗美食
下一条:【寒假社会实践专题】寻非遗美食,扬乡珍风味

关闭